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储能技术研究部(DNL17)李先锋研究员团队在低温水系锌溴液流电池溴络合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团队提出了多溴化物络合物极性调控策略,阐明了溴络合剂结构对多溴化物性…
如何确定外部载荷施加能量在材料中的耗散模式是固体力学的一个基本问题,最早可追溯到1925年G.I. Taylor等对金属变形热和冷功的研究。近日,力学所研究团队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结合理论分析,实…
发展准确高效的量子多体算法对于理解强关联量子多体系统中的奇异量子态至关重要。密度矩阵重整化群(DMRG)能够高效地求解一维量子多体问题。但是由于DMRG不能刻画二维量子系统纠缠熵的面积率,在…
中国科大沈延安课题组在研究雾霾的物质来源和形成机制上取得重要进展。研究人员系统采集了华北不同地质时代代表性煤矿的煤样品,开展了1000℃条件下煤的燃烧实验;通过对燃烧产生颗粒物中硫酸盐…
近期,化院李承辉教授团队与金钟教授团队合作,在电池材料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水系锌离子电池具有高安全、低成本、环境友好的技术优势,并且寿命长、充电快、能量密度适中,是最具有应…
上海交通大学变革性分子前沿科学中心梁正课题组和颜徐州课题组合作, 通过超分子单元的自组装,结合UV光引发的硫-烯点击化学,成功制备了一种基于机械互锁网络(MIN)的粘结剂,并将其应用于LIBs中…
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催化基础国家重点实验室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群)邓德会研究员和于良研究员团队在“铠甲催化剂”全光谱高效光热催化转化研究上取得新进展。团队以石墨烯…
电转气(Power to Gas, P2G)技术实现了电力系统与天然气网络间能量的大规模传递及能量的长时间存储,为能源互联网中可再生能源的消纳提供了新的解决途径。该技术路线既促进了“电-气”网络的深度…
锌离子电池因其高安全性、高体积能量密度和锌金属的低成本而备受关注。在各种ZIB正极材料中,碘因其具有高比容量、高循环稳定性、低毒性和极低的腐蚀性,而成为储能设备的理想候选材料。然而穿…
南京大学固体微结构物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现代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的陈延峰研究团队,在理论上提出并制备了四维流形中受第二类自旋陈数保护的拓扑声学物态,观测到了一对具有自旋-动量锁定的单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