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电高分子是电绝缘、功率型电能存储等关键核心技术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随着电气设备和电子器件功率持续增长以及应用场景不断拓展,介电高分子材料正面临着更为严苛的高温、高电场运行工况…
针对航空航天发动机状态监测及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等高温极端环境下的应用需求,高温热敏传感器需同时具备宽温域稳定性与高灵敏度特性。传统热敏材料在极端温度下易出现性能失稳,而新兴高熵材…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纳米材料与器件技术研究部热控功能材料科研团队在超高温陶瓷粉体的制备和性能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成功合成了具有阿基米德形貌的准单晶硼化物陶瓷粉体,相关成…
近日,国家纳米科学中心赵慎龙团队在基于热剥离原子分散的Co-P单元用于碱性析氢研究中取得新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Atomically Dispersed Co–P Moieties via Direct Thermal Exfoliation for Alk…
2024年,中国科学院西安光机所超快光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张文富研究员团队在光子集成芯片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在集成光学频率梳方面,研制出独立泵浦的“全同”集成微腔双光学频率…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智能所离子束中心吴跃进研究员团队在植物叶片氨挥发检测研究方面取得进展,创建了叶片氨挥发无损检测方法,为作物氮营养生理研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相关成果已被植物…
国际学术期刊《焦耳》(Joule)在线发表了华中科技大学材料学院黄云辉姚永刚教授与武大方永进教授、浙大朱书泽教授合作的最新研究成果,为高性能电池负极材料的精准智能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共格纳米析出是金属材料强韧化的主要手段之一,尽管经典的析出强化模型能够计算室温和准静态条件下最强析出相尺寸,但由于其没有考虑应变率和温度效应,无法指导宽温度和宽应变率范围内的材料微…
作为我国“碳达峰碳中和”战略布局和世界范围内温室气体“净零排放”(net-zero emissions)长远目标的重要支撑,储能技术的作用日益凸显。锂离子电池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储能技术之一,在使用…
传统的量子密钥分发协议能够为两用户提供安全密钥,量子会议密钥分发协议则在此基础之上将更多用户纳入量子通信网络,并能使参与通信的用户安全地共享相同的密钥。在未来的量子网络构想中,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