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其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十三五”期间,我国机器人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工信部公开的数据显示,从规模上看,2016年至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规模快速增长,年均复合增长率约15%。
在这种良好的发展势头下,业界对“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有了更多的期待与向往。近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和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等15个部门联合印发《“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并提出,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速要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要增长100%,即450台/万人以上。
《规划》一出便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与热议,也让行业企业为之振奋。那么目标该如何实现?我国机器人行业又该如何借势扬帆起航?这也引发行业企业的新一轮思考。
行业发展良好 前景更是喜人
在2021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百度发布的“EasyDL手势识别机械臂”成为服贸会上的焦点。
据百度介绍,基于百度EasyDL零门槛人工智能开发平台定制的手势识别模型,是通过软硬一体方案完成边缘部署集成在机械臂中,能够实现对手势的识别及实时互动。该机械臂可以在工业生产中替代质检岗位人员,又快又准地完成产品质检、分拣等任务,为企业节省成本、提高效率。显然,
工业机器人已成为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升级的动力之源。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司长王卫明介绍,我国已经连续8年成为全球最大的工业机器人消费国,其应用领域已经覆盖汽车、电子、冶金、轻工、石化、医药等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正极大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方式。
而在2021世界机器人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给出的一组数据也印证了我国工业机器人的发展成果: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已连续八年稳居全球第一,2016-2020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快速增长到21.2万套,年均增长31%。
此外,制造业机器人密度也被认为是衡量国家制造业自动化发展程度的重要
标准之一。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机器人产业营收突破千亿,中国大陆制造业机器人密度达246台/万人,是全球平均水平126台/万人的近2倍。对此,国际机器人联合会预测,我国未来工业机器人销量会维持20%左右的增速。
而除了工业机器人,从浩瀚太空到万米深海,从工厂车间到田间地头,从国之重器到百姓生活,机器人正打开人类生活的新世界。“这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接触经济’逐渐凸显出其重要性,智能接待、无人清洁消毒、无人配送、无人零售等需求增加,这为我国服务机器人市场带来了新需求,让服务机器人在各领域加速渗透。”达闼科技创始人兼CEO黄晓庆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而相较于2020年,2021年机器人行业融资也出现了一个新的高潮,尤其是在服务机器人领域,无论从融资笔数还是融资金额来看,服务机器人领域无疑都有最亮眼表现。2021年4月,达闼机器人就完成了总金额超过10亿元人民币的新一轮融资,也成了2021年国内智能服务机器人的最大融资。
《规划》提出,要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领军企业及一大批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建成3-5个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