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6日上午,由北碚区农业农村委、西南大学及退捕渔民组成的监测队伍,在嘉陵江北碚白庙子段开展水生生物监测活动,这是重庆市首次在嘉陵江开展水生生物监测调查,为逐步实现长江流域水生生物的全面保护和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据介绍,2021年,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已正式进入“十年禁渔期”,为认真落实重庆市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工作,今年,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重庆站制定了《重庆市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实施方案》并正式启动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重要生境监测工作。重庆市多家科研机构将陆续在长江、嘉陵江、乌江等地开展监测调查工作,拟查清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多样性和资源环境现状并掌握其变化趋势,切实做好长江禁渔效果评估及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工作。
“我们捕获的大多数渔获物在现场处理完就放回江中,但少部分的鱼类我们按照规定还要留存标本,带回实验室后再进行年龄、食性、发育程度的鉴定以及生长状况的分析。”西南大学水产学院姚维志教授介绍,从目前几天的监测情况来看,感觉禁渔的成效还是非常显著,因为渔获物数量和物种出现数量都明显增长,特别是一些珍稀特有物种出现的频率增高,在两天的监测中就已经发现了两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岩原鲤,并且都是性成熟的个体,是可以繁殖产生后代的,可以显示资源恢复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今年是我们首次在嘉陵江流域开展水生生物监测调查,本次为繁殖期监测 ,9月还将开展生长期监测。”北碚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一大队负责人邓星表示,下一步,他们将根据监测结果,科学评估嘉陵江水域资源变动情况,为长江生态环境整体保护,系统修复提供科学依据,为长江流域重点水域“十年禁渔”提供坚实的数据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