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增强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项目,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中国要成为科技强国,就必须实现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这样才能有效应对打压遏制中国发展的外部企图。李克强强调,科技政策的制定要以增强国家科技实力和科技自立为目标,要加快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发挥企业的创新主体作用。
如何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也是今年两会上代表、委员们高度关注的
话题。作为我国一大基础性支柱产业,科研仪器行业的发展也备受瞩目。为提高我国科学仪器产业的自主可控,不少代表、委员也在积极献策,提出关于推动国产科学仪器发展的提案。
全国政协委员潘建伟:鼓励支持企业实现高端设备、器件和材料的研制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常务副校长潘建伟带来一份提案,呼吁国家高度重视对高端国产化仪器材料设备自主研发的政策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实现高端设备、器件和材料的研制。
潘建伟表示,要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必要的前提条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很多高端材料和科学仪器都是可以买的,但是当我们进入到国际激烈竞争的时候,高端的仪器设备材料就不容易进口了,如果不能实现器件设备的自主研制,我们很难完成高水平科技的自立自强。”他指出。
全国人大代表陈柏蓉:加强高端精密检测仪器国产研发,助力科技创新
作为一名经常与白酒高端精密检测仪器为伴的酒体设计员,陈柏蓉深切体会到高端精密检测仪器对严格把控酒体品质和风味的重要作用。为适应国家科技与经济发展需求,需重点提升精密仪器与装备关键基础技术的自主化水平和创新能力。陈柏蓉在《加强高端精密检测仪器国产研发,助力科技创新的建议》中提出建议:
第一,有序加强基础性科技投入,合理利用新型举国体制,依据研发难易程度有序投入;
第二,切实发挥好制度、政策的价值驱动和战略牵引作用,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深化人才激励机制改革,激发人才创新创造活力;
第三,整合各方力量,形成研发合力,广泛挖掘和利用各地区、各部门的自身基础与优势,有机协调与集成,高效推进高端精密检测仪器与装备研发。
全国人大代表王军:加快提升仪器仪表行业产业基础能力势在必行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国机集团下属沈阳汇博热能设备有限公司高级技师王军带来了一份《关于进一步提升高端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元器件产业基础能力,推动国产重大技术装备自主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王军表示,我国传感器及仪器仪表元器件产业经过多年发展,取得一批重要科技成果,初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产业体系和技术创新体系,整体科研能力和装备条件明显改善,是发展中国家当中规模最大、产品品种最齐全、综合实力最强的生产国,并已在国际上具备了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产业基础保障能力较弱,专业化配套体系支撑与高端需求开拓不足,难以满足国家装备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关键仪器设备和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迫切要求。
王军建议,统筹安排,大力支持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强共性、基础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培育可贯通产品设计、工艺制造、封装和测试产业链条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为实现持续的技术创新开辟新的途径。
“继续加强对仪器仪表行业的政策和项目资金扶持,尤其是要加大对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元件研发项目、高端仪器仪表产业化项目、中低端仪器仪表向高端转型升级项目、仪器软件和平台软件项目的支持力度。”王军建议。
王军建议,推进国产仪器仪表的“国货配套”工作,在政策引导、企业担当和保证准入的质量门槛前提下,推动并放开国产仪器仪表在地方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大工程的使用。
王军还建议,强化传感器与仪器仪表元器件相关领域基础学科建设,培育高水平创新创业人才队伍,利用高校资源,建设跨学科的智能化仪器仪表综合人才培养基地,鼓励人才培养向智能仪器仪表方向倾斜。
全国人大代表林鸿:充分发挥计量在碳达峰碳中和中的“度量衡”作用
“目前我国碳市场处于起步阶段,国家温室气体排放清单工作也比较粗放,计量部门并未能接入碳市场和国家清单工作中,造成了计量对国家碳数据支撑脱节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院长林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呼吁,充分发挥计量在碳达峰碳中和中的“度量衡”作用。
林鸿建议,要加强国家级计量科研机构在碳测量方面的带头作用,通过碳数据核验工作,全面提升我国碳数据质量。加强碳排放测量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将已经领先的科研成果落地转化,以此为抓手促进国家高端仪器仪表自主研发和技术革新,长远获得完整的产业链和良好的经济效益。对碳市场中电力等行业碳排放量核算采用烟道直接测量,以此既实现碳数据准确、可溯源、不易窜改,达到“报告的一吨即为排放的一吨”,又实现碳排放的实时报告,解决现有核算方法“一年一算”的滞后现状。利用先进碳测量技术核验我国重点区域碳排放量,做到摸清底数、精准管控,实现碳数据国际互认。
林鸿表示,下一步,郑州计量先进技术研究院将以碳监测示范工程为抓手,深化碳测量技术的研究,同时以碳试点城市为抓手,以高端光学传感器、差分吸收激光雷达系统、高温高压等极端条件下材料物性测量仪器等为核心装备在郑州高新区形成产业园并实现国产化,以高附加值精密仪器仪表带动建立完整产业链,结合“一带一路”实现最大利益化,为国家高端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贡献。
全国政协委员施卫东:着力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副主委、南通大学校长施卫东提出了关于着力提升高校和科研院所大型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的提案。
当前,江苏乃至全国各地科研设施与仪器规模持续增长,覆盖领域不断拓展,技术水平明显提升,综合效益日益显现。但是利用率和共享水平不高的问题也逐渐凸显:大型科研仪器设备制度不健全,开放共享意识、认知程度薄弱,管理体制机制不明确,开放共享信息化平台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建议加强制度保障,形成正确导向;加强共享宣传,树立共享共识;明确管理体制机制,落实管理责任;搭建信息平台,提供技术支撑,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开放共享、价值共创和利益共有,促进社会资源高效配置。
民革安徽省委会建议:大力发展高端仪器仪表产业 加快打造制造强省
2023年1月14日,安徽省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会上,安徽省政协民革界委员、民革合肥工业大学总支主委夏豪杰代表民革安徽省委会作题为《大力发展高端仪器仪表产业,加快打造制造强省》的大会口头发言。
当前,安徽省仪器仪表产业发展迅速,以合肥为中心的光电传感器及仪器产业、以天长为中心的过程控制仪表产业都具备一定规模。在高端仪器仪表细分领域,安徽具有一定优势,如量子精密仪器、电子顺磁共振谱仪、无液氦变温系统实现国内首台商用,高端工业相机、超导质子治疗系统核心部件实现国产替代。
但民革安徽省委会了解到,安徽省高端仪器仪表产业发展也还存在两个方面突出问题。与先发地区相比,在产业体系、龙头企业等方面差距显著。以合肥为例,2021年,规上仪器仪表企业、营收额分别仅为杭州的23.1%、13.7%,且全省重点方向缺乏统筹,难以支撑仪器仪表产业高质量发展。高端仪器仪表开发仍处于跟踪国外先进产品状态,技术积累主要在高校和科研院所,行业整体创新能力不足,自主开发的高端仪器实用性较差,关键部件大都依赖进口,产品附加值不高。
为此,民革安徽省委会建议:突出重点,建设特色高端仪器仪表产业聚集区。聚焦国家重大需求与安徽省十大新兴产业,围绕机器视觉检测仪器、分析仪器、环境监测仪器、医疗仪器等高端仪器,发挥科技型龙头企业引领支撑作用,推行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链长制度。补齐补全优质上下游产业,打造一批专精特新企业,成体系发展仪器仪表产业相关的材料、元器件、设备等,构建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的产业结构。瞄准世界先进技术水平,在蚌埠建设仪器仪表材料产业聚集区,在合肥建设高端仪器产业聚集区。
引育并举,打造高端仪器仪表创新创业人才聚集高地。设立专项支持政策,推动品牌仪器仪表重点学科建设,健全完善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仪器类新工科人才培养机制。目前,安徽省高校开设仪器类本科专业的有11所,其中3所高校仪器类本科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应重点支持。为适应仪器仪表产业智能化发展方向,合肥工业大学新开设智能感知工程专业,可支持省内有条件院校开设该专业。结合安徽省产业基础,面向国内外,引进优秀科学家、具有国际视野的领军人才与团队,以及世界优秀企业核心技术人才和高级管理人才。在驻皖高校、科研院所和高新技术企业中选育培养本土化人才。
自主创新,建立高端仪器仪表政校企合作研发体系。完善政、产、学、研、用合作机制,常态化开展“双需”对接活动,强化目标导向的科技评价改革,多元化科技投入,助力企业发挥产品创新主体作用。支持依托链长企业,联合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物质研究院等,成立联合创新中心或安徽省实验室等研发平台。加大部省联动、基金委区域联合基金、安徽省重大科技攻关等专项支持,加大财政投入,并与企业自筹相结合,扩大专项资金规模,开展高端仪器共性基础研究,突破重点高端仪器关键技术。采取揭榜挂帅、定向委托等方式,攻关典型传感器及仪器仪表产品。
政策引导,推动高端仪器仪表产业良性发展。编制进口替代清单,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引导事业单位、高校、科研院所等优先采购安徽省“三新”“三首”仪器产品。设立多元化投入专项资金,鼓励企业示范应用安徽省“三新”“三首”仪器产品,推动高端仪器仪表本土化应用。通过应用反馈,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改进高端仪器仪表类揭榜挂帅项目经费资助项目办法,由政府、研发企业、应用企业共同出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
当前,中国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高度重视科研投入和技术研发。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27956.3亿元,同比增长14.61%,2010-2021年均复合增速13.32%。
科学仪器应用场景广,市场空间大,国产仪器坚持长期投入,不断提高产品性能与品牌认可度,有望加速开启国产替代进程,实现国产仪器的腾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