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仪表网 行业聚焦点】近日,从山东省德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管理现场会上了解到,德州今年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了95%,共建成平原水库17座、规模化水厂19座,铺设各类供水管网5.4万公里。
近日,德州市召开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提升管理会,在水源、水厂、管网到用户提出明确要求。下一步,德州市计划建立市级水质检测中心,各县市区尽快启动42项常规指标检测中心建设,实施李家岸灌区水库供水专线工程,确保全市饮水安全。
水源安全是饮水安全的基础,严格划定水源地和输水渠道水源保护范围,实现保护区内24小时不间断、全方位监控。水厂是整个供水工程的核心,严把絮凝、沉淀、过滤、加药等净化工艺关口。目前,每个水厂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都要设置活性炭等深度处理设施,确保在水源水发生污染的情况下能应急补救。要掌握好对低温低浊水的处理技术,根据原水水质采取相应措施,确保有效解决低温低浊水的净化难题。
据悉,今年以来,德州完成投资8997万元,新铺设和改造供水管网2103公里,解决了19.4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对600个村的村内管网进行了改造;开工建设了6座平原水库,建设了乐陵、武城、临邑三个县市的水质检测中心。截至目前,共建成平原水库17座、规模化水厂19座,铺设各类供水管网5.4万公里,城乡供水一体化率提升到95%。近期市水利局聘请水利部灌排中心、省水利科学院有关专家共同制定了详细的《德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提升管理工作方案》,从水源、水厂、管网到用户都提出了明确的目标和标准。各县(市、区)将以《方案》为标尺,计划用半年时间,确保把全市城乡供水一体化打造成全省、全国的至高点。
今年上半年,德州市南运河、漳卫新河、马颊河、德惠新河、徒骇河5条主要河流水质全部好于地表水Ⅴ类标准,主要指标化学需氧量(COD)平均浓度为29.5毫克/升,氨氮为0.97毫克/升,较去年同期分别降低8.4%、45.4%,全市水污染防治工作取得成效明显。
自去年以来,德州市以海河迎查为契机,投资61.2亿元,在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十二五”期间76个水污染防治规划项目的基础上,又拓展实施377个配套项目,通过抓好源头治理、降低污染负荷,突出湿地处理、净化改善水质、强化环境监管、保持高压态势等方式,各县市区水污染防治工作水平也实现全面提升。
据悉,全市城乡一体化供水水质要经过四级监测,水厂每日对出厂水和末梢水进行13项指标自检,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每月要进行一次42项常规指标巡测,市级水利部门按县级检测数量的十分之一进行抽检,卫生部门不定期监测。今年,国家启动了县级水质42项常规指标检测中心建设工作,乐陵、武城和临邑三县市入选,预计年底可建成并投入使用,其他县市也将尽快启动该项目建设。下一步,德州市水利局计划建立市级水质检测中心,定期对各地的水质情况进行抽检,确保全市饮用水水质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