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仪表网 仪表产业】半米见方的一个铁皮箱,下面连接着4条黑线,一条连电源,另外3条与出风口、风机和净化器相接。在北京市通州区川十七码头火锅的楼顶天台上,记者见到了这套已经安装完毕的餐饮业油烟
在线监测仪。
“别看这个‘铁皮箱’不起眼,风机和净化器的
传感器都连在这里。设备是否正常,油烟浓度是否达标,都要通过它实时传回环保局的系统。”北京市通州区餐饮油烟监测管理系统的负责人翟冀飞对记者说。从2015年立项开始,像这样的油烟监测仪,北京通州区的重点餐饮企业和事业单位已经安装了220套。
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16年,北京通州区安装餐饮油烟在线监测设备的企事业单位,经一年多的运行,其油烟净化设备工作时间运行率从29.06%提升至94.82%;油烟排放超标率由47.56%下降至5.78%。采取“互联网+餐饮油烟监、管、治”的综合管理手段,可为精准执法提供依据,提高执法人员工作效率。通州区的餐饮油烟科技化监管迈出了探索性的一步。
如何标本兼治? 信息化手段为监管提供抓手
“相比工业排放、燃煤污染和道路扬尘等问题,餐饮油烟因为分布广、数量多、规模不一、变动性大等特点,在监管过程中很难达到标本兼治。”说起餐饮油烟的监管问题,北京市通州区环保局环境监察服务中心主任陆建军也觉得十分棘手。
早在2015年,北京市通州区已开始对重点餐饮企业及事业单位建议安装油烟排放实施监控设施,在持续加强监管的基础上,加入信息化手段解决在环境监管过程中的顽疾。
在执法人员正常的工作时间内,餐饮企业还没有营业;餐饮油烟集中排放的时间段,又是执法人员休息的时间。虽然可以通过抽查、巡查的方式对餐饮企业的排放进行监管。但是这是不可持续的,对企业的打击力度也比较有限。
“餐饮企业的烟气排放口一般都设置在比较隐蔽的地方,监察人员在监管过程中很难发现排污口,或者是排污口安装位置不具备监测条件,无法开展现场监测。”陆建军表示。
“源解析显示,餐饮油烟对PM2.5贡献率已达10%以上。将信息化作为监管手段,使这个问题的解决有真正的抓手。”陆建军说。
发现问题怎么办? 现场检测作为处罚依据
登录通州区餐饮业油烟在线监测系统,屏幕上立刻显示了通州区220家餐饮企业的风机和净化器的运行状态。
在众多代表企业油烟排放浓度达标状态的绿色图标中,一个代表超标排放的红色图标尤为显眼。点击这个企业图标,记者看到历史数据显示当天这个企业的油烟排放浓度为4毫克/立方米。“看似与排放标准的2毫克/立方米只超标了一倍,但是只要油烟净化装置正常运行,这种情况一般是不会出现的。”翟冀飞对记者说。
随后,工作人员又查阅了这家企业风机和油烟净化装置的运行记录,发现其存在净化装置不运行情况。“风机如果没开,说明企业没有营业。所以要用风机和油烟净化装置的两个运行数据进行对比,判断出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存在问题,为执法人员提供线索,并将之作为重点监管对象。”翟冀飞向记者介绍。
通过监控平台,环境监察执法人员可以第一时间发现企业油烟排放的异常行为。同时,通过平台的数据分析,可以总结出企业在哪个时间段可能集中出现污染处理设施不运行的行为。“这就为我们的精准执法提供了依据,节省了执法成本。”翟冀飞介绍说,发现异常情况之后,监察执法人员与监测人员会赶赴现场对企业的油烟排放进行取样监测,如发现违法行为,便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处罚。
怎么保障设施长期运行?建立闭合管理机制
“我们建设监测系统的目的,首先是要企业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然后是保障装置不会闲置,最后是确保其能够长期发挥作用。”陆建军表示,通过这套系统,能够真正实现餐饮油烟管理的长效机制。“每隔59天,我们就会请专业的公司对烟道和净化装置进行清理。费用大概1000多元,加上前期安装油烟净化器的费用,对于我们企业来说负担并不是很大。”川十七码头火锅的史经理说。
59天的清洗周期,也是通州区环保局建议企业清洗油烟净化装置的最低期限。一般情况下,60天一次的清洗才能保障油烟净化系统发挥作用。
在系统的监控平台上,油烟净化器的洁净程度,清洗的周期等主要信息一览无遗。如果有个别企业清洗维护不及时,通州区环保局会第一时间予以提醒,并督促其对净化装置进行清洗维护。
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障清洗维护不是“走过场”,达到真正的效果?通州区通过系统设置,形成了“闭合”的油烟净化装置管理机制。
通过公开招标产生运维企业,除对在线监测设备进行维护外,可为企业提供免费油烟净化设备清洗。在清洗某个餐饮企业的油烟净化装置时,首先要“刷卡签到”。清洗完成后,还必须将清洗的效果图和现场照片传入系统。待企业确认后,整个清洗工作才算完成。
“通过刷卡的方式,保障了维护的效果,确保了企业油烟净化装置能够发挥作用。更重要的是,鼓励了积极履行环境责任的企业,减轻了企业负担。”翟冀飞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