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先进激光与光电功能材料部研究团队联合高功率激光元件技术与工程部研究团队在n型β-Ga2O3单晶光电性能调控方面取得进展,相关成果以“Tungsten donors d…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是目前最具前景的第三代光伏技术,其效率已经超过26.7%,逐渐逼近理论极限,而效率快速发展离不开表界面的缺陷钝化,特别是低维(LD)钙钛矿钝化。然而,在2D 钙钛矿钝化过…
随着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迅猛发展,现有的锂离子电池已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能量密度和安全性要求。锂金属阳极具有3860 mAh g-1的理论比容量,搭配高电压正极时,能够实现超过500 Wh kg−1 的电…
有机太阳电池作为一种新兴的清洁能源技术已引起广泛关注。由于活性层材料本征柔性的优势,有机太阳电池更易于完成与柔性电子器件的集成,实现在可穿戴能源,便携式电子设备,农业温室和生物医学…
柔性电子技术是一项跨学科融合的颠覆性科学技术,突破了传统硅基电子器件的固有局限,为后摩尔时代的器件设计与集成、能源革命、医疗技术变革、人机交互等领域提供了创新驱动,将强有力地支撑未…
近日,北理工霍毅欣课题组在1区TOP期刊《Advanced Science》发表题为“Customization of Ethylene Glycol (EG)-Induced BmoR-Based Biosensor for the Directed Evolution of PET Degrading Enz…
近日,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合作取得了彗星毫米波分子谱线观测的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Hydrogen Cyanide in Comet C/2022 E3 (ZTF) from 3.4 mm Wave Spectra”为…
全固态电池是下一代储能技术竞争的关键制高点。聚合物电解质以其轻质、高柔性和良好的加工性等优点,在高能量密度、长循环寿命、高安全性的固态锂金属电池领域有着巨大潜力…
近日,北京理工大学物理学院量子技术研究中心吴昊、赵清团队实现了微波激射增益介质——并五苯掺杂对三联苯(pentacene-doped p-terphenyl, Pc:Ptp)晶体在可见光波段的激光发射,证…
近日,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制冷与低温工程研究所王如竹教授ITEWA团队在Cell姊妹刊Device上发表了题为“Passive thermal management of electronic devices”的展望论文,系统探讨了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