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国际生物学权威杂志《核酸研究》(Nucleic Acids Research)在线发表了药学院吴曈勃教授团队题为“Exploring the Effect of Activator Topology on CRISPR-Cas12aTrans-Cleavage Ac…
随着全球对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钠离子电池因资源丰富、低成本被视为下一代储能体系的理想选择。然而,传统全固态钠离子电池的固态电解质(SSEs)性能瓶颈始终难以突破——离子电导率低、高压易分…
近日,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先进二次电池研究组(DNL0306组)陈剑研究员团队和能源与环境小分子催化研究中心(509组群)邓德会研究员团队合作,在锂硫电池硫正极单原子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合成…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发展,开发低成本、长寿命、高安全的大规模储能技术成为实现碳中和的关键。中性水系有机液流电池(AORFBs)因分子结构可调、环境友好等优势备受关注。萘酰亚胺(NDI)衍生物凭…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学光电学院教授孟祥悦团队在无铅钙钛矿神经形态图像传感器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Chelated tin halide perovskite for near-infrared neuromorphic imaging arra…
中国科大苏州高等研究院潘挺睿教授、常煜研究员团队与中国科大工程科学学院热科学和能源工程系谈鹏教授团队,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唐永炳教授、张帆研究员团队合作于4月25日在National …
随着人工智能和高性能计算的快速发展,算力与电力需求呈指数级增长,这对电源管理芯片的供电密度和效率提出了双重挑战。在此背景下,电源管理芯片正朝无源元件片上集成化方向发展,以实现高密度…
近日,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强磁场中心低功耗量子材料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一种直径仅为22mm的紧凑型动态磁扭矩探测器,该设备磁矩测量灵敏度可达10-17 A·m2量级,兼容稳态强磁场实验装置与各类…
纳米孔化学计量学是获得分子信息的一种全新技术手段,其应用范围覆盖分子检测、分子动力学分析、生物物理过程与生物化学反应精确测量、新污染物监测等多个重要领域。随着分子生物学与新材料研究…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与能源转型的双重挑战,开发高效、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技术已成为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路径。在这一背景下,有机太阳能电池(Organic solar cells,OSCs)作为新一代的光伏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