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2021年2月2日),是第25个世界湿地日,今年湿地日的主题是:“湿地与水,同生命,互相依”。
1971年2月2日,来自18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99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997年起,将每年的2月2日定为世界湿地日。
湿地被誉为“地球之肾”,它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功能,是生态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
我国湿地类型繁多,资源丰富,湿地面积居亚洲第一位。据不完全统计,我国仅沼泽、湖泊、滩涂和盐沼地、稻田及浅海水域湿地面积就有6600万公顷,这还不包括江河、水库及池塘等。
但是随着近年来城市建设的加快,加之缺乏统一规划,以及不合理的开发利用,造成我国湿地退化速度变快,湿地生物数量也程下降趋势。近期研究表明,我国具有国际意义的湿地将近40%受到中度或高度威胁,加强湿地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监测和保护工作刻不容缓。
为加强湿地环境的监测与保护,目前,我国已成功地将卫星遥感技术(RS)、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组成的“3S”技术应用于湿地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使湿地环境与生物多样性监测保护手段更趋完善合理。
湿地是生物多样性最丰富、土地利用方式较多的生态系统,利用“3S”技对大面积湿地资源及其生态环境进行动态监测和分析,可以准确确定湿地边界范围、主要类型及生物多样性情况,尤其是可以准确掌握珍贵动物及其栖息地的变化情况,为湿地环境和生物多样性监测与保护提供了有力手段。
除了“3S”技术,大数据、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数字技术也被应用在湿地监测与保护上。
例如,基于物联网技术,部署适用于湿地环境的在线自动化监测系统,通过互联网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生态监测服务平台,综合平台提供的数据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存储、视频监控、告警预警、数据展示以及用户接入功能,可以广泛应用于湿地生态环境的水质、水文监测、土壤监测、气象监测、环境监测、动植物监控等领域,可以为动、植物科研人员的研究提供更加安全、准确、便捷的观察手段,为生态保护、科研发展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有了这些技术的加入,就可以实现从源头掌握各种湿地生态数据,保护和合理利用好湿地。
湿地是水资源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淡水资源的主要来源,是自然界生物多样性重要的生态系统和人类最重要的生存环境之一。
一直以来,我国政府都十分重视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自从1992年加入《湿地公约》以来,不仅出台了《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全国湿地保护工程规划(2002-2030)》、《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办法》等多项政策,而且还成立了“湿地研究中心”,不断推进并强化湿地保护工作。2021年1月20日湿地保护法草案初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这也是我国首次针对湿地保护进行立法,通过立法来强化湿地保护和修复。
现阶段,我国的湿地科学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体系也不够完善,在湿地与气候变化、水资源安全、生物安全等方面的研究力度不够深入。随着我国湿地保护工作的逐步深入,湿地气候研究、水质监测、土壤监测的需求也将会不断上升,各类监测仪器和先进科技手段也将在湿地保护工作中发挥出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