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仪器仪表学会 关于学会| 加入学会 | 联系我们
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学会新闻学会新闻
学会新闻

“机器人 ”要取得更好实际应用,关键要找到典型应用场景

中国仪表网 2021-08-09
导读:随着全球与周边经济体的竞争加剧,在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保护主义抬头的今天,将单个城市的优势与大环境广阔市场、完整的产业体系、科技实力等优势结合起来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许多城市规划建设从区域层面升级成国家发展策略层面,诸多产业体系发展已经成为了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载体,这也延伸出在产业体系全面发展的进程中,将遇到的机遇与挑战。
 
  而在新时代下诞生的《前瞻者说》,是前瞻经济学人倾力打造的产经类观点访谈栏目,深耕于城市与企业的共生关系,希冀通过行业前沿的先锋力量,以他们自身过往的行业经历,体察在社会变革风暴来临时,凭借独到思考和敏锐判断,为更多从业者、前行者带来行业上的新知与远见,一起探索全球产业创新秩序和机遇。
 
  随着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走向智能化,进行生产设备自动化升级,逐步用机器代替人力,帮助企业改善制造模式。那么,工业机器人作为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将如何助力智能制造,有哪些难题需要攻克?又将出现怎样的新趋势呢?
 
  最近,前瞻经济学人访谈栏目《前瞻者说》非常有幸专访到了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谭建荣教授,就“工业机器人如何赋能智能制造”进行了探讨,希冀为广大从业者带来更多真知和远见。
 
  谭建荣教授:现为浙江大学“求是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机械工程学系主任;是我国机械工程领域著名专家,1994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7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机器人+”要取得更好实际应用
 
  第七届中国机器人峰会提出要持续推进“机器人+”赋能百行百业。“机器人+”代表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是指将机器人的智能创新成果深度融合于经济社会各领域之中。
 
  不过说到“机器人+”,就容易联想到“互联网+”。作为曾经最火爆的概念之一,“互联网+”可谓妇孺皆知,甚至成为各大行业标配。然而,机器人+”需要取得更好实际应用。
 
  那么“机器人+”要如何取得更好实际应用,真正赋能各行各业?
 
  谭建荣院士表示,任何一项好的技术都有一定的应用场景,需要跟行业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互联网+是这样,机器人+也同样如此,都要根据行业企业本身特点的发展阶段,找到典型的应用场景,这样技术才有用武之地。
 
  虽然,机器人和互联网的使用范围比较广,几乎每个行业,每个领域都可以用,但也无法包治企业百病。我们一定不要把好的概念推向极端化,否则就会走向反面。因此,问题的关键是要找到典型的应用场景,并且从本企业本行业的特点出发,用好机器人,用好互联网,来进行企业的转型升级。
 
  机器人是智能制造的重要载体,有五大关键技术亟待突破
 
  近年来,各国纷纷出台了一些振兴制造业的计划。首先是美国提出了新型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强调三大优先突破技术,包括机器人的感知控制技术、智能制造的技术平台和先进材料制造。德国也提出了工业4.0,强调智能工厂、智能生产和智能物流。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制造2025规划也在有条不紊的推进中。
 
  谭建荣院士表示,无论是美国的新型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还是德国工业4.0,抑或是中国制造2025,都聚焦到了智能制造,都把智能制造作为核心突破点。但不同于欧美发达国家,中国制造在发展阶段上参差不齐。
 
  在国内,不同的省份、不同的行业智能化程度不同,发展的阶段也不同。所以,中国工程院前院长周济院士提出了智能制造的三种基本范式:初级阶段实行数字化,中级阶段就实行网络化,再发展就是智能化。这三种基本范式次第展开、迭代升级。
 
  但整体来说,我国大部分的企业还处于产业链的中下端,因此需要帮助企业用数字化手段,网络化手段,智能化手段进行转型升级,促进高质量发展。
 
  机器人作为智能制造中的重要载体,被称作“制造业皇冠上的明珠”。在《中国制造2025》中,机器人被指定为重点发展领域之一,将是未来制造业升级为智能制造的重要支柱力量。但在该领域,一些核心技术受制于人,亟待攻克。
 
  谭建荣院士指出,机器人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高技术领域,其有五大关键技术,即伺服电机、减速器、运动关节、控制器以及执行器,而目前中国机器人最需要突破的领域也就在这五大关键技术之上。
 
  不过,目前中国部分企业在RV减速器上取得了一定的突破,比如江苏南通的振康浙江双环等。一些大企业也在加紧攻关,现在提升水平也非常快。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可能会看到更大的突破。
 
  智能机器人将引领时代潮流
 
  在第七届中国机器人峰会上,谭建荣院士还发表了题为《智能制造与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的精彩主旨演讲,详实介绍智能工业机器人的内涵与特征,提出智能工业机器人的一些关键技术。
 
  谭建荣院士表示,在机器人技术当中,最近几年又出现智能机器人的概念。这个概念刚出来时,学术界存在分歧。有人认为机器加上人本身就是应该是智能,再叫智能机器人那就是画蛇添足,人+机器就是智能,人是有智能,但是现在这个声音在缩小,甚至没有争议。
 
  而智能机器人跟非智能机器人区别在于,一般的机器人都需要编程,它的轨迹,它的运动,它的加速度通过编程编好机器人轨迹规划,而智能机器人少量编程也是需要的,但是大量的可以通过学习来完成。
 
  人工智能里面的学习实际上就是训练,通过人工神经网络的训练可以自主学习,而且越学越聪明,越学越准确,不断提高执行任务的准确率。这就是智能机器人的特点。
 
  那么智能机器人有哪些本质的特征呢?谭建荣院士指出:第一个特征是使用到人工智能的方法,深度学习的算法,机器学习的算法;第二个特征需要感知世界,需要机器人+物联网;第三个特征更好实现智能化需要使用虚拟现实技术。
 
  实际上, 在2020世界智能制造大会上,谭建荣院士就表示,智能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特征具体表现在单机自主、多机协同、人机共融3个方面,大数据智能技术带来的是场景识别智能,群体智能技术可以让不同机器人之间互联互通,而混合增强智能技术将实现人机交互拟人化。
 
  “人机共融是智能机器人的重要特征,人机交互、人机交流、人机一体的新一代人机共融机器人将引领时代新潮流。”
 
  ・特别鸣谢:
 
  中国工程院谭建荣院士对本期栏目的内容支持
 
  第七届中国机器人峰会对本期栏目的嘉宾支持
369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