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生态环境部通报了2021年1-6月全国地表水质量状况。1-6月,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水质优良(Ⅰ~Ⅲ类)断面比例为81.7%,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1.9%,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主要污染指标为化学需氧量、
高锰酸盐指数和总磷。
随着我国工农业的迅速发展,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多数地表水受到一定程度的点状和面状污染,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日趋严重的水污染不仅降低了水体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的矛盾,还威胁到城市居民的饮水安全和人民群众的健康。
为解决水污染问题,我国先后制定了《水十条》、《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规划(2016-2020年)》、《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2011-2020年)》等政策法规,强化水资源管理,最大程度的治理水环境污染。
污染治理,监测先行。水质监测是水环境治理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发挥着“耳目喉舌”作用,而实践也证明,监测技术在其中起到相当突出的作用。通过水质监测可以及时掌握水质变化趋势和各个阶段水体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和具体情况,从而为有关部门环境保护、治理工作提供有力的参考数据、信息,此外水质监测数据也可以成为考核目标和依法追责的有效依据。
国产环境监测设备迅速崛起
随着我国对水环境污染治理的重视,水环境监测需求不断增长,水质监测设备应用场景显著扩展,核心零部件国产化进程不断加快,创新型企业大量涌现,部分技术已可形成规模化产品,并在某些领域具备明显优势。
比如在地表水监测领域,某环境监测仪器企业地表水在线监测系统解决方案打破了国外设备的技术垄断和市场垄断;在污染源监测领域,自主研发的“污染源
在线监测仪器及监测系统”被评定为国家重点新产品等等。
目前,该企业已开发出数十种水质在线监测设备,可实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百余项水质参数的自动监测,包括常规监测因子(COD、氨氮、总磷、总氮等)、重金属监测因子(汞、铬、镉、铅、砷等)、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因子(VOCs)、半挥发性有机物监测因子(SVOCs)、生物毒性等百余项监测指标。
乘环保政策东风,环境监测设备产业快速发展
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加强水污染防治和大气环境治理,如国务院于2013年发布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2015年发布的《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根据2020年6月出台的《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纲要(2020-2035年)》,“十四五”期间国家将进一步提高环境监测现代化能力。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将继续给环境监测设备市场带来大量需求。
《规划纲要》指出,在地表水方面,要组建统一的地表水环境监测网络,“十四五”期间将国控断面数量从2050个整合增加至4000个左右;在地下水方面,要形成多层次地下水环境质量监测网络,覆盖全国主要水文地质单元、主要流域、主要平原盆地和80%以上地级城市。
在大气环境监测方面,《规划纲要》指出要优化调整扩展国控城市站点,覆盖全部地级及以上城市和国家级新区,并根据管理需求逐步向重点区域县级城市延伸,“十四五”期间将国控点位数量从1436个增加至2000个左右。
可以预见,在国家政策驱动下,我国环境监测设备产业在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将保持高速增长态势。在产业持续发展的同时,市场的竞争也愈演愈烈,对于一些中小型环境监测仪器企业来说,将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唯有实现自主创新,掌握高端核心优势,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市场竞争力,进而在业态格局中站稳脚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