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据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消息,科研人员日前在整理分析红外相机监测数据后发现,2021年3月至11月期间,该保护区监测到20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其中包括大灵猫等3种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云南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研所助理工程师李鹏映介绍,此次监测到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分别是大灵猫、四川山鹧鸪、灰胸薮鹛,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包括黄喉貂、松雀鹰、白腹锦鸡等17种。
野生动物监测的意义在于了解野生动物种群的现状和变化、提供野生动物数量和栖息地状况的必要信息、制定野生动物管理策略、评估野生动物价值、掌握野生动物资源现状。野生动物监测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野生动物监测中专业人员相对匮乏,缺乏资源环境基础数据的长期积累, 对野生动物种分布的关键地区和保护区的投入不足等问题。
此次监测表明乌蒙山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保护卓有成效。经过大量数据整理分析,进一步明确了这些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分布和种群数量规模,对接下来开展科学监测、保护和研究有重要意义。
位于云南省昭通市境内的乌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由海子坪、朝天马、三江口3个片区组成,总面积2.6万余公顷,其主要保护对象为亚热带湿性常绿阔叶林森林生态系统、珍稀濒危特有物种及其栖息地。
无人机拍摄监控可以在野生动物资源保护领域大显身手。我国保护区动物受到威胁的方式主要有盗伐、挖药、放牧、盗猎、开矿,新出现的干扰类型也有剥树皮、旅游、垃圾、探测油气等。无人机在取证调查、预警震慑、协同跟踪等方面都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无人机的优势:
1、免去了安装摄像头监视系统的麻烦,补充摄像监控的扫描盲区; 相比传统的布置摄像头监控的方法,无人机显示出了它天生的使用便捷与低成本优势。比如我国曾经对青藏铁路沿线野生动物的种类、分布、数量、活动规律采用自动录像、动态监测、定点监测。西北濒危动物研究所完成了“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对藏羚羊等高原有蹄类动物有效性监测研究”的项目,该项目组在极为艰苦和监测设备有限的条件下取得了监测的图片、影视资料,全面反映了青藏铁路野生动物通道的利用情况及沿线野生动物的栖息状况。
2、可以捕捉细微多角度的画面,为动物学家提供最真实的一手资料; 无人机在野生动物监测领域发挥出了最大的优势,无论是昼间、夜间,高山、峭壁,无人机轻松翻山越岭,高速度飞行高密度拍摄,为研究、决策人员提供了最真实的第一手影像资料。无人驾驶飞行器,除了可以从空中俯视地面或山崖的各个角度的画面外,还可以机载红外热成像摄像仪进行监测,特别适用于观测原始森林内的野生动物如大熊猫、熊、虎等。
3、可大范围巡查,信息反馈迅速及时,快速转移; 无人机配备彩色CCD 任务载荷或红外探测设备可在距地面200到2000米飞行高度对地面原始森林进行实时观察,并可针对特定区域进行定点飞行或大范围巡查飞行。在夜空中摄取的画面经数控遥测电路实时传输到地面站,将动物体温热点显示在地面站的数字地图上,经过后期识别系统确定该大型野生动物物种,并进行精确的GPS定位。当该飞行器在上空飞行时,还可将原始森林的二维、三维等地理信息数据实时传回地面控制中心,并可根据情况对多目标进行跟踪,并实时获取目标地理坐标为野生动物保护部门机构提供可靠信息。
4、避免人工巡查局限 ,减少巡护成本; 我国还把3S技术应用到野生动物监测中(RS―遥感技术、GIS―地理信息系统,GPS―全球定位系统)。无人机正是GPS、地理信息系统、数字图像传输技术、红外热成像和航空飞行等技术综合应用于野生动物监测、科研、动物生态环境保护的高新技术产品。该系统避免了原始人工巡查的局限,大大减少了监测巡护设备的成本。在监控保护野生动物的同时,还可以对林业资源、生态环境、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护等进行有效监控。
来源:全球无人机网、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