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22〕39号),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全面提升计量创新能力、服务效能和管理水平,促进红河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结合红河州实际,制定《红河州贯彻落实计量发展规划(2021―2035年)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州计量工作跻身全省先进水平。计量在服务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赶超发展、保障高品质生活方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出,全州计量基础研究进一步夯实,计量基础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快,计量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计量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能源计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到2035年,全州计量科技创新水平与计量服务水平大幅提升,综合实力保持全省一流水平。计量体系和能力建设全面加强,形成计量社会共治格局,全面满足红河经济社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需要。
在提升计量应用服务水平,服务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实施方案》提出:
服务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重点围绕全州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重点领域,结合有色金属、烟草、能源等传统产业优化升级,云锡锡冶炼、红河卷烟厂退城入园,全力支持传统工业和新兴工业绿色发展的要求,建立一批急需的先进计量
标准,解决“测不了、测不全、测不准”痛点难题,为全州产业发展提供全溯源链、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具有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服务。积极参与省级产业计量中心和计量测试联盟建设、一站式计量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云南省工业计量基础数据库建设,为全州产业发展提供全要素的计量服务。积极参与国家工业强基计量支撑计划,发挥计量对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工艺提质增效服务能力。
提升高原湖泊计量服务能力。重点围绕全州异龙湖、长桥海、大屯海等湖泊水域,健全高原湖泊立体观测、生态预警、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监测等领域计量保障体系。建立完善计量保证与监督体系,推动
测量仪器数字化、体系化发展,补齐关键、特色参数计量测试能力短板,提升仪器装备质量控制水平。
服务智能制造与人工智能发展。深刻理解把握推进“数字红河”建设蕴含的重大意义,积极主动应对计量融入数字世界以及将计量 “数字化”的双重挑战,探索计量服务的数字化转型及其在智能制造、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中的新应用,切实为“数字红河”建设贡献计量力量。加快测量数据智能化采集、分析与应用,推进测量设备自动化、数字化改造,建立智慧计量实验室和智能计量管理系统,实现数字化赋能。推动量子芯片、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测量仪器设备中的应用,推进测量仪器设备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
服务大众健康与安全。围绕疾病防控、生物医药、诊断试剂、医疗器械、营养与保健食品、安全防护等领域开展关键计量测试技术应用。加强公共安全、社会稳定、自然灾害等安全防护领域计量服务体系能力建设。加强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地质勘查等安全生产相关计量器具的监督管理。建立医用诊断X射线设备、验光仪器、心脑电测量仪器等医疗卫生计量器具检定装置,努力实现民生领域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等强制检定项目全覆盖目标。
在加快计量基础能力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方面,《实施》方案提出:
稳步构建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积极应对国际单位制的变革和量值传递溯源的数字化、量子化前沿技术,逐步构建起政府统筹、依法管理、市场驱动、高效开放的新型量值传递溯源体系。强化量值传递体系的法制保障和基础保障,按照云南省《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能力建设指南》要求,科学规划全州计量标准建设,填补应用领域的量值传递空白,确保体系完整、有效运行。充分发挥市场力量,提升量值溯源效能,鼓励和推动社会资源参与市场化、竞争性量值溯源技术服务。
强化计量标准建设。结合全州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统筹技术能力,按照“层级分明、错位发展、保障有力”的原则,构建以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行业计量标准、企事业单位计量标准为主的计量标准基础设施网络。加快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升级换代,对不适应计量工作需要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进行技术改造,提升自动化、智能化、网络化水平。提高区域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覆盖率,提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的能级水平。加快推进各级各类计量标准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推广嵌入式、芯片级、小型化的计量标准在制造过程的实时在线测量和最佳控制中的应用。
加强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红河州计量专家库,完善全过程计量人才培养机制。充分利用省级培训平台和实训基地,开展业务培训,积极参加国家级、省级计量比对,组织开展州级计量比对、计量大比武活动,着力提升检定人员业务能力,培育一批专业技术人才。实施计量专业技术人才提升行动,加快培养满足产业计量服务与民生计量保障需求的计量紧缺人才。加大注册计量师制度宣传力度,组织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技术人员、鼓励其他企事业单位从事计量技术工作人员积极参加注册计量师考试,指导注册计量师注册申报。推进注册计量师职业资格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职称、职业技能等级等制度有效衔接。
强化企业计量体系建设。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和专业计量技术服务机构的引领带动作用,推行中小企业计量伙伴计划,开展“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活动,全面提升中小微企业计量管理能力。引导企业建立完善与其科研、生产、经营相适应的计量管理制度和保障体系,加强分类指导,鼓励并帮助企业通过测量管理体系认证。推行企业计量能力自我声明制度,鼓励工业企业争创计量标杆示范。按照国家激励企业增加计量投入的有关普惠性政策规定,对企业新购置的计量器具,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扣除。鼓励社会各方加强对企业计量发展的资金投入和支持。
融入区域计量协调发展。落实云南省区域协同发展战略,主动加强与云南省计量测试技术研究院及其他州市计量技术机构的交流合作,建立计量共商协作、科技创新合作、技术交流机制,开展区域计量科技创新、技术合作、计量比对、能力验证、技术培训等活动,推进计量基础设施共享、计量规范共建、计量结果互认、计量行政许可互通。
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一体化发展。围绕全州产业发展需求,充分发挥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等国家质量基础设施的协同作用,为企业提供全链条、全方位、全过程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服务全州经济社会高质量赶超发展。全面规范检验检测、认证认可领域计量溯源性要求。加强各行业领域、重点实验室、科研机构等计量技术规范、标准的分析、运用和共享。深化质量基础设施协同服务,在关键领域形成“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全链条整体技术解决方案。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突破计量服务市场的区域壁垒,推动形成有利于公平竞争和要素自由流动的统一开放市场。
《实施方案》还从强化组织领导、加强政策支持、加强文化建设、加强协调联动、狠抓工作落实五个方面明确了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