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建筑能耗总量逐年增加。相关统计数据表明,大型公共建筑总面积不足城镇建筑总面积的4%,但能耗却占全国城镇总耗电量的22%,大型公共建筑单位面积年耗电量达到70~300千瓦时,为普通居民住宅年耗电量的10~20倍,比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同类建筑多出1.5~2倍。
在能源需求日益严峻的形势下,节能减排和可持续发展成为建筑行业发展的首要任务。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初,引入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在这种模式下,节能服务公司为客户提供能源诊断、节能量监测、节能量跟踪等服务,降低用户的能耗,并从中获利。这是发达国家实现节能减排的重要手段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展,合同能源管理在我国已经获得大家的认可。此外,国家高度重视节能减排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加快推进合同能源管理的政策和文件,使得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内扬帆起航。
投资大、周期长,企业潜在风险大
合同能源管理是以减少的能源费用,支付节能项目全部成本的节能业务方式。这种节能投资方式允许用户使用未来的节能收益为耗能单位和能耗设备升级,降低目前的运行成本,企业则可以从中获利。不少企业看中了其中的潜在商机,纷纷投身其中。
《2011中国节能服务产业年度报告》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全国从事节能服务业务的公司数量将近3900家,其中备案的节能服务企业1719家,实施过合同能源管理项目的节能服务公司1472家,比去年增加了88.23%。行业从业人数也有大幅度增加,从原来的17.5万人增加到37.8万人,增加116%。
尽管节能市场“蛋糕”很大,但是,不少企业进入之后发现,这个市场远不像自己所想得那样一帆风顺。上海某家从事节能服务改造的企业。该公司的相关人士表示,合同能源管理之所以成为国外节能的主流模式,胜在“共赢”。用能方可以“零投入”完成节能改造,节能服务公司有钱赚,政府达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但是,我们在操作过程中发现,国内的业主前期不愿意投入过多的资金,节能服务公司需要提前垫付资金。这个投资收益不能马上收回,往往需要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目前,该公司在节能服务上已投入2500万元,但由于项目回收成本时间长,两年多来只收回800万元,缺口达1700万元。这让企业经营者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
设备投入大、回收周期长,无形中提高了企业的潜在风险,让参与其中的节能服务公司经营者苦不堪言。
行业深陷融资、诚信困局
在调查北京、上海等地的数十家能源管理公司时发现,贷款难、融资不畅是目前能源管理公司遇到的最棘手问题之一。
“国内从事合同能源管理业务的公司经营时间短,大多数公司尚处于发展初期,存在注册资本较小、财务制度不规范等问题,在银行贷款审核过程中信用评级较低。银行无法对项目的质量、项目节能的效益等做出准确的判断。这使得很多节能企业很难得到银行的信贷支持。”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魏玉剑说道。
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是个特殊项目,没有抵押物或抵押物很少。银行出于风险控制考虑,常常会拒绝放贷,让节能服务公司不敢签下大项目。没有大项目,企业就没有高利润,于是,节能服务公司就陷进了一个“恶性循环”。
此外,一些用能单位诚信缺失、第三方核算机制不健全,也让不少企业为资金回流的问题担心不已。一位不愿具名的节能服务公司负责人告诉笔者,他们曾为某写字楼签署合同能源管理协议,投入了价值100多万元的设备,实现节电近30%,年节约电费30多万元。等到收款时,业主却以气候变化是用电减少的主要原因为由,拒绝支付相应的改造费用。这样的结果,让参与其中的节能服务公司备感失望。
业内人士指出,在开展合同能源管理业务时,业主不信守承诺的事件屡屡发生,让能源管理公司背负了巨大的项目风险,不少节能服务企业的坏账率都超过50%。
行业“顽症”急需根治
针对我国合同能源管理企业面临的难题,有关人士曾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他认为,国家应当鼓励银行等金融机构为节能项目提供资金支持,使节能项目中投入的固定资产能申请到抵押贷款;鼓励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推出适合合同能源管理运营特点的投融资金融品种,扩大融资渠道;简化申请和审批手续;鼓励担保机构对节能服务公司进行担保支持。
魏玉剑表示,上海市合同能源管理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将联合银行、担保公司和信用评估公司建立一套信用评价体系,定期评出一批信用良好的节能服务公司,对其开放绿色通道。这些公司在一定额度内的贷款将提前放行。“如果能够顺畅融资的话,至少有50%以上的节能服务公司发展速度会提高一倍。”魏玉剑十分看好国内合同能源管理的市场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