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40多年历程的北京地铁,核心设备系统实现国产化还是最近三年的事。记者获悉,继亦庄线、昌平线、房山线自主创新示范运营后,国产控制系统中标多条地铁新线,北京交控科技公司连续拿下14号线、7号线的CBTC信号系统大单,株洲时代电气中标7号线牵引系统,铁科院制动系统也将在14号线和7号线列车上得到应用。
“北京地铁自主化程度已经全国领先,尤其7号线整体自主化水平将达91%。”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副总经理韩志伟表示。
两车首尾相望却能保持安全间距
亦庄线调度指挥中心,监控大屏幕上重点车站的实时画面来回切换,当班调度长梁硕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下方红色主线旁一个个闪烁的小方块。
“红线是为列车送电的第三轨,每个带编号的小方块都是正在轨道上运行的列车,绿色箭头显示自动驾驶状态,黄色箭头显示手动驾驶状态。”他熟练地轻点触摸屏,输入当日工作记录,偶尔凑近话筒发布调度指挥令:“1070号列车,在亦庄火车站延长运行回段。”
这套看起来花花绿绿、光标闪烁的监控系统,就是自主研发CBTC信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CBTC是“基于通信的列车自动控制系统”英文缩写,在2002年以来全国各地建成的地铁新线中几乎都得到应用,但在亦庄线之前,中标者还没有中国公司的身影,完全被阿尔斯通、西门子和阿尔卡特三巨头垄断。
从传统列车控制系统到CBTC,乘客能感觉到的根本改变是发车间隔的压缩,站与站之间的隧洞区间内,以前只能有一列车运行,现在可以有多列车,首尾相望追踪前进却能保持安全距离。面对交通拥堵的巨大压力,发车间隔压缩就意味着地铁运能的大幅提升。
“界面变成中文的,方便多了”
“几百吨重的列车,满载上千名乘客,前后列车停车后最小安全距离可以压缩至40米,一脚刹车,车门与停车线的误差不能超过25厘米,都靠CBTC控制,就相当于地铁的大脑和神经系统。”北京交控科技公司董事长郜春海坦言,信号系统是人命关天的核心装备,在跨国巨头的垄断格局下,北京亦庄线率先决定采用国产信号系统,顶住压力为中国自主创新技术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从2010年底亦庄线开通至今,国产CBTC系统成功经受了运营考验。“比10号线的系统还好用。”在地铁调度岗位上磨练多年的梁硕赞不绝口:“操作界面从英文变成了中文,用起来方便多了,故障率还低。”
市轨道交通建设管理公司方面透露,去年亦庄线故障率仅为一般地铁线的五分之一到六分之一。目前,亦庄线的最小发车间隔是6分30秒,随着客流量攀升,发车间隔能随时调整,最小发车间隔2分钟。
北京交控CBTC信号系统同时还在昌平线得到了应用,并且先后中标北京大运量地铁14号线、7号线,表明这套自主技术具备了与国际巨头同场竞技的能力。迄今,中国也是继德国、法国、加拿大之后,第四个掌握CBTC核心技术并一次顺利开通的国家。
在地铁亦庄线综合调度指挥中心,调度员们严密监控线路上各车次行驶状态,及时排除可能对正常运营产生影响的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