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西大学的木村洋司(音译)教授表示:“我们发现儿童笑得较无拘束,一秒为10aH,是成人的两倍。成人倾向考虑是否适合笑,这些限制令他们渐渐忘记如何笑。笑就如电脑的重新启动功能,无拘束的笑是人类进化过程重要的一环。”木村认为,健康剂量的笑可以成为结束世界战争的武器。木村教授为了量度笑,他把感应器接驳至测试对象胃部的皮肤,特别是在横隔膜附近,以探测肌肉的活动,机器监察身体产生的导电元素,每秒达3000次。他说从横隔膜和身体其他部位的活动,可以知道测试对象是否装笑,也可分辨不同的笑,包括嘲笑和讥笑,他希望量度的仪器可如手机般小,作医疗与娱乐用途。
以下是当时的新闻:
木村洋二的研究灵感来源于一次特殊经历。《日本时报》20日评论说,他对笑机制的研究现在成为新热门。
测笑仪器类似心电图装置。心电图反映心脏跳动情况,而测笑仪反映横隔膜的振动幅度。人发笑时横隔膜的振动传到皮肤表面。在横膈膜上的皮肤安置感应器可以测量皮肤肌肉运动,由此反映体内横隔膜振幅。
木村洋二现年60岁。他开始探索横隔膜振幅与发笑机制的关系与30年前的一次特殊经历有关。当时,木村洋二与两个朋友在山上煮火锅,并采摘居所附近的野蘑菇作为食材。突然木村洋二与友人不知缘由地一同大笑起来。
木村洋二笑的时候发现,他们身边的所有事物都变得很有意思。吊在屋顶没有灯罩的电灯泡、屋外的月亮和他们自己都成为笑料。
经历三个小时兴奋异常的发笑后,木村洋二的横隔膜持续疼痛一个星期。“这让我开始认真思考为什么人们会发笑,”木村洋二说。
经过10年研究,木村洋二发现,“大脑检测到的幽默会通过横膈膜的运动得到直接释放”。
木村洋二还为测量仪制定了特殊单位“aH”。借助电脑软件分析发笑程度和持续时间,木村洋二用aH值衡量发笑质量。如果是假笑,aH值是0;如果aH值为5,就说明那是大笑。
木村洋二现在正研究让测笑仪区分不同类型的笑,不论是嘲笑、冷笑、捧腹大笑还是歇斯底里的笑,都可以反映在仪器上。
笑机制研究已经成为日本热门研究课题。最近的科学研究报告显示,笑可以提高免疫力。木村洋二认为他的研究可以帮助发现笑和健康之间的关系,由此让人们意识到笑的重要性。
“有一天,人们可能会发现,前仰后合的大笑对健康的作用,会超过吃药和在病房接受治疗,”木村洋二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