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仪表网 行业聚焦点】生产企业和执行检测检验的质监局之间,往往是以质监局为中心。而现在,这个中心在重庆有所改变,特检院依托全市26个区县计质所设立了工作站,为各地的企业在申请设备报检时免去了奔波。重庆市质监局多了一份为企业服务的“服务员”意识。
市场经济在于公平竞争,而竞争的焦点在于产品质量。作为承担全市质量工作的行政主管部门,重庆市质量技术监督局(下称:重庆市质监局)在围绕“五大功能区”建设,构建“服务型质监”方面亮点频频。在改革的棋盘上,重庆市质监局从起子到落子都精准地踩在时代改革的节拍上,多项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改革的速度和质量让人瞩目。
建设服务型质监 打通平台壁垒
张先生是永川某物业公司工作人员,在重庆市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下称:特检院)永川工作站,张先生只花了15分钟便完成小区9台电梯的报检工作。得益于特检院依托全市26个区县计质所设立的工作站,类似于张先生这样的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每年特种设备报检时,不必再奔波于当地和重庆主城之间。而后续的缴费、领取检验报告等工作,也同样的可以在当地工作站完成。
这26个特检院工作站的设立,对于全市26349个特种设备的使用单位而言,在小的方面说是一场对于企业人、财、物的减负,在大的方面说,是优化了当地经济发展条件,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额外动力。
以往,企业和质监局之间的关系,往往是质监局为中心。而现在,这个中心在重庆有所改变,重庆市质监局多了一份为企业服务的“服务员”意识。工作站之所以能如此之快的设立,除开与当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密切相关外,其本质还是在于重庆市质监局“建设服务型质监”发展战略的落实。
据重庆特检院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做好特种设备的年检工作,更好的为企业服务,重庆市特检院根据企业反映的报检难等一系列问题,开通了特种设备网上、电话报检,检测报告邮寄等服务。但是由于部分企业从业人员年龄偏大,依然还是选择舟车劳顿到主城进行特种设备报检。
为了解决特种设备报检“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重庆市质监局打通特检院和重庆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下称:计质院)这两个平台,形成一个平行通道,让特检院将工作站建在重庆计质院下属的26个区县计质所上,特检院的服务窗口前移,使工作站成为了企业的“跑腿站”,工作人员成为了企业的“服务员”,免除了企业的来回奔波之苦。
设立特检院工作站既免除了企业来回奔波之苦,也利于缩短特种设备检测时间。以往由于特种设备报检不便,企业往往是等到临期才报检,这就导致扎推报检的情况。通过工作站的设立,特检院能够根据报检受理情况,科学、合理的安排检测技术人员上门检测时间。重庆市质监局副局长陈建表示:“通过工作站的设立,特种设备检测时间将缩短至7天左右。”
重庆市计质院成为全国首个完成整合的省级技术机构
如果将特检工作站的改革形容为一条打通两个部门的横向管道,那计质院对三个区域检测中心的收编改革,则是一条“代表严格的计量和质量标准”的垂直纵向管道。这一横一竖,构成了这一次改革的十字型构架。
为了完成计质院的改革,重庆市质监局足足布局了8年。
2005年底,重庆市质监局将重庆市计量所、重庆市流量所、重庆市质监所以及主城9区21个质监技术机构合并成重庆市计质院。同时将区县61个质监技术机构整合成万州、涪陵、黔江、江津、合川、永川这6个区域性计量质量检测中心。
2011年,随着重庆“外环”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正逐渐成型。重庆市质监局审时度势将江津、合川、永川3个区域检测中心划归于重庆市计质院管辖,相应成立重庆市计量质检院第一分院、第二分院、第三分院。
今年8月6日,重庆市质监局再一次瞄准历史机遇,将万州、黔江、涪陵3个区域性计量质检中心并入重庆市计质院,相应设立内设机构第四分院、第五分院、第六分院。同时,重庆市质量技术评审和认证中心、重庆市机动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隶属关系也由重庆市质监局管理调整为重庆市计质院管理。
重庆市质监局副局长邓东华在重庆市计质院第四分院挂牌仪式上表示,计质机构的整合是大势所趋。他说:“首先,国家提出了要整合业务相同或相近的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的要求,重庆有也提出建设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安排。其次,检测市场也在倒逼改革。跨国检测认证机构已经占领25%的市场份额,如果重庆不尽快优化整合,不仅难以满足重庆发展需要,更有被冲垮的危险。最后,检测中心自身发展也需要改革。”
改革的目的在于做强做大,在于抢占发展先机。计质院从改革之初的“1 6”到现在的“1”,在机构设置上做减法,在检测服务水平上做加法。形成了一个大融合,大发展的局面。通过整合后,市计质院的“标准”、“尺子”、“服务”将带动被收编的检验中心发展,让“小舢板”升级为“大航母”。
改革将机构整合在一起,形成强大的“硬件”优势,重庆计质院从“软件”上也在下工夫,着力改革创新,为企业服好务。
据重庆市计质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计质院主要在三个方面为企业服务下工夫。首先为了解决生产企业困难,重庆计质院转变服务方式,围绕重庆主导产业,将计量检测实验室设在企业里面,方便企业送检。其次,成立专家咨询组,帮助企业制定产品质量标准的同时还帮助企业查找产品质量缺陷原因。最后是建立绿色快速通道,统筹检验任务,优化检验时间,对客户仪器送检由国家规定的15个工作日缩短为7个工作日,现场检定时限由国家规定的30个工作日缩短为15个工作日,对有条件的送检仪器实行立等可取。
重庆前卫克罗姆表业有限责任公司是全球顶级燃气计量器具供应商,也是重庆仪器仪表出口基地。据该公司质量部负责人介绍,得益于重庆市计质院的改革,企业获得了极大便利。他说:“前几年,我们的产品送检工作相当费时费力。数万只燃气表要从厂里送到采购商,再从采购商转送到重庆计质院进行检验,合格后再送回采购商安装,要折腾数次。现在企业只需向重庆市计质院递交送检材料,然后等待技术人员上门检测即可。产品根本不需要运输出厂,为我们节约了30天以上的检测时间和大量的物流费用。”
(本文来源:新华网重庆频道,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