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仪器仪表学会 关于学会| 加入学会 | 联系我们
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
行业新闻

广州制造商用无人机世界领先

新快报 2015-02-17

【中国仪表网  行业聚焦点】有关无人机的揭秘文章在微信不断刷屏,其实无人机离广州人并不遥远,科学城就有一家全球领先的商用无人机公司。

    国外受追捧 国内少人识

    从天河体育中心驱车,30分钟后到达科学城思成路1号,这里紧邻新塘水库,绿树成荫,空气清新,岸边一栋深灰色写字楼就是极飞科技公司的研发与运营中心。该公司在全球无人机市场已经颇具知名度,日均产能可达300台,过去一年共销售了一万台商用无人机,销售额接近一个亿,目前占据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份额的50%左右。2015年,该公司还将扩大产能,计划生产两万台商用无人机。

    让人费解的是,在全球商用无人机市场占据领先地位的极飞科技公司,很多人听上去却很陌生,这其实跟无人机的市场规模有关。目前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对公众完全开放低空飞行,哪怕是航天科技发达的美国,想要操作无人机,也要取得严格把关的准许牌照,国内低空领域的开放程度就更低了。政策的限制,让无人机长期局限于航模爱好者等小众市场,其公众知名度当然不会很高。

    极飞科技销售的无人机中,国内市场只占20%的销售份额, 80%的份额在境外,这也是为什么中国无人机在国外备受追捧、在国内“长在深闺少人识”的原因之一,可谓“墙外开花墙内香”。

    《爸爸去哪儿》也有它的身影

    近年来,随着电视航拍日渐流行、汪峰求婚等新闻热点的出现,一家名叫大疆创新的深圳无人机制造商声名鹊起。根据大疆(DJI)的数据,该公司在全球多旋翼无人机市场当中,已占据七成左右的份额。

    被媒体不断提及的是,从电影《星际穿越》,到美剧《摩登家庭》、《国土安全》,再到BBC关于巴西世界杯的纪录片、国内大热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里都有大疆创新开发的无人机的身影。

    2006年下半年,还在香港科技大学读研的汪滔在深圳成立大疆创新,致力于无人机工业、行业用户以及专业航拍应用提供性能强、体验佳的产品及解决方案。公司创立时只有五六个人,在深圳的民房办公。很快,大疆创新把无人机领域的那些欧美小型公司甩在身后,到2010年,每月销售额已经能有几十万元。也正是在这一年,香港科技大学方面向汪滔团队投资了200万元。

    到2011年,大疆创新有了90名员工,年收入420万美元。到2013年,该公司年收入超过1.3亿美元,员工人数达到1240名。现在,大疆创新拥有2800名员工、三座工厂,2014年的收入预计将是2013年的3到5倍。2013年底,大疆创新发出10辆奔驰作为年终奖。

    极飞科技领先世界商用领域

    大疆创新的快速崛起,让无人机成为大众消费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新宠,无人机可能掀起一阵比肩智能手机的热潮。与大疆创新专注于民用无人机不同,极飞科技则专注于商用无人机市场。商用无人机主要应用于快递、农业播撒、森林侦察等领域,服务对象主要为企业或者政府机构,在大众知名度上不如擅长娱乐用途的民用无人机。极飞科技联合创始人Justin这样打比方,“如果说大疆是无人机领域的苹果,极飞则是这个领域的IBM。”

    极飞科技成立于2007年,由前微软中国区MVP彭斌创立,后来又引入来自澳大利亚资深媒体人Justin Gong和中国知名市场专家易丙洪作为联合创始人。Justin透露,极飞科技最早在岗顶电脑城附近办公,后来因业务拓展需要搬迁到番禺天安科技园,成立7年后终于在2014年完成千万美元级的A轮融资,并在这一年将研发中心搬迁到广州科学城,工厂则设在番禺和东莞。目前,极飞科技的B轮融资也正在积极接洽中,预计会在A轮融资的基础上翻十倍,并将上市计划直接瞄准纳斯达克。

    “对投资者来说,无人机领域的选项不多,基本上民用领域的主要是大疆,商用领域的是极飞科技、亿航科技等,极飞科技之前的融资进展是比较顺利的。”Justin说道。

    与大疆创新和极飞科技声名鹊起同步的是中国无人机在全球市场的所向披靡,在民用和商用领域,中国制造的无人机已经占据全球第一的市场份额,而在军用和理论研究领域,美国仍然是世界老大。Justin这样打了一个比方,“如果说美国的无人机可以在月球上造房子,但中国的无人机已经能够在地球上造房子了。”换句话讲,美国人在无人机的技术研究上已经登峰造极,但在实际应用方面却迟迟没有大的突破,中国制造的无人机能够在全球领先,靠的是低廉的生产成本和完善的制造业产业体系。

    “在中国做无人机,随便你想要一个啥零件,东莞的工厂分分钟给你弄出来,而且成本还很低,这就是制造业强大的优势,但这在美国相对很难做到。”Justin说道。

1071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