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第五十九颗、六十颗北斗导航卫星,标志着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工程正式收官。该组卫星将进一步提升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王贤龙研究员团队以第一性原理计算为理论依据,采用叠氮化钾为前驱体,基于自主研建的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气相沉积装置,成功在常压下合成了具有类金刚…
汽车工业的快速电气化对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和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超高镍(Ni≥ 0.9)层状氧化物正极材料以其卓越的能量密度和成本效益,成为目前极具前景的动力电池正极材料。然而,超高镍…
近日,安光所光电子技术研究中心生物医学光学研究室成功开发了一种集成全封闭微流控芯片和恒压流体驱动技术的便携式微流控核酸提取系统,能够快速提取食源性和血液感染性病原体的核酸。 …
随着失效锂离子电池与日俱增,其回收日益成为学术界和产业界关注的焦点。锂电材料的湿法和火法回收在环境和经济效益上依然有较大提升空间,因此直接回收作为一种革命性的回收方法体系被提出。现…
9月27日,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西南丽江卫星数据接收站(简称“丽江站”)正式投入运行。丽江站由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承担建设和运行任务,具备全自动化和高效的卫星数据接收能力。丽江站…
近日,瞬态光学与光子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非线性光子技术及应用课题组在超表面非线性光子学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著名期刊 Nanoscale Horizons,论文第一作者为 2021 级博士…
电极颗粒是电池最小的功能单元,它们的工作状态及均一性显著影响电池性能。对纳米微区的活性物质进行原位传感是理解其反应机制,探究失效机理,发展延寿技术以及预测电池寿命的关键步骤。然而,…
热电是一种可实现热能与电能直接相互转化的全固态清洁能源技术,在主动制冷、精准热管理和废热回收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目前,作为唯一的商业化热电材料体系,碲化铋(Bi2Te3)材料及器件广泛应用…
光功能晶态材料因其独特的光电性质在光波导、激光器、传感器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备受关注。其中,分子基金属有机配合物结构多样、性质可调、热稳定性高,在发展新的晶态材料方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