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中国人民银行贵州省分行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绿色金融、转型金融推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通知》,将由各金融机构参考《绿色低碳转型产业指导目录(2024年版)》《…
为贯彻实施《智能光伏产业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5年)》(工信部联电子〔2021〕226号),经省级有关部门推荐、专家评审、网上公示等程序,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五部门现将第四批智能光伏试点示范…
多糖基薄膜因其具有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和生物可降解性等而备受医学领域关注。值得一提的是,多糖基薄膜在生理环境下的力学性能衰减和结构失稳严重限制了其应用。 针对该问题,中国科…
新春伊始,材料学院刘向峰教授团队在高安全动力与储能电池研究方面取得了系列进展。动力与储能电池是实现“双碳”目标以及能源转型的重要途径。锂离子电池已经在3C电子产品、电动汽车、新型储能…
钙钛矿太阳能电池(PSCs)因其优异的光电性能等特点,在新一代光伏发电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近年来已实现了26%以上的光电转换效率。然而,有机-无机杂化钙钛矿的结晶过程非常复杂。中间相的参…
光电探测器将入射光转换为可调制的电信号,在自动驾驶、健康监测、生物医学成像、光通信、军事安全和夜视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市面上的光电探测器主要由无机半导体制成,如 Si、Ge 和 I…
3月27日,我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六号改运载火箭,成功将云海三号02星准确送入预定轨道。由中国科学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太阳活动和空间天气重点实验室牵头研制的“抗辐射铝钽金属复合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杨金龙院士团队李星星课题组在调控有机拓扑材料拓扑相变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通过在二维有机拓扑材料中的有机配体上发生互变异构反应来诱导体系产生拓扑相变。相关成果以“Tautom…
双碳战略下我国的能源结构转型与国家能源安全,离不开清洁能源的规模化利用。2023年我国发电端新增装机量中,以风电、光伏为主的可再生能源占比首次突破50%。因此,风光配储已经被提升到国家发…
柔性温度-压力双参数传感器广泛应用于人体健康监测和智能机器人传感等领域,因而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目前柔性温度-压力传感器基本都采用两种独立的传感材料实现双参数传感功能,这不仅提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