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下达2019年第一批安徽省地方标准制修订计划的函》(皖市监函〔2019〕510号)文件要求,黄山海关等单位编制的《
近红外光谱法测定茶叶中蔗糖含量》已完成起草,现征求各有关单位、专家意见。
加糖主要是对夏秋茶加糖达到美化外形的目的,由于夏秋茶的茶叶嫩度差,外形“张牙舞爪”,只有通过糖粘性强的特性来达到收缩外形的目的,同时通过加糖也能大大提升茶叶的光泽度。茶叶还可以通过加糖调节味道,降低苦涩味。但是大幅度加糖就违背了茶叶本性,有糖尿病的人不能喝糖。茶叶加糖容易变质,保质期缩短,茶叶汤色变得混浊,味道的改变让茶失去了本来的品质。而不法商贩的掺糖行为,不仅影响了茶叶品质,更严重扰乱了茶叶市场。
茶叶中蔗糖掺杂使假已成为我们面临的重大问题,《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规定:食品添加剂使用时,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中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当前茶叶中蔗糖的快速检测法缺失,市场急需一个相关标准解决此问题。
茶叶中蔗糖含量检测的常用方法是高效液相色谱法,但该方法耗时长,成本高,对仪器要求高,时效上无法满足检测需求。为了规范茶叶产品生产经营秩序,解决茶叶掺糖问题,需一个高效便捷的检测方法检测茶叶是否掺糖。
本文件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果糖、葡萄糖、蔗糖、麦芽糖、乳糖的测定》(GB 5009.8-2016)规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为经典法,得到一批有蔗糖含量数值的定标样品,建立定标模型,以此为基础形成茶叶中蔗糖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
本文件的章节由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原理、术语与定义、仪器设备、测定、允许分析误差、定标模型的验证及评价、仪器及模型建档、附录10节内容组成,其中仪器设备、测定、允许分析误差、定标模型的验证及评价是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内容。
方法原理:
利用蔗糖中含有的 C-H、O-H、C-C 等化学键的振动或转动,以漫反射方式获得在近红外区的吸收光谱,建立茶样近红外光谱与其蔗糖含量的化学计量学模型,实现基于茶叶近红外光谱信息的蔗糖含量快速预测。
仪器设备:
近红外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配置近红外光谱积分球附件),光谱范围为4000-10000 cm-1。
软件。适合 WINDOWS 和 Mac 操作系统,具有 NIR 光谱数据的收集、存储、预处理、建模和预测等功能。
仪器及模型建档:
包括:a)定标模型的名称和编号;b)定标模型组分的浓度范围;c)定标模型使用的温度允许范围;d)定标模型首次调用时间和更新时间e)异常样品的类型、品种、界限和处理的有关信息;f)验证样品类型;g)验证样品个数;h)验证样品采集及预处理方法,见附录A;i)验证样品的组分浓度范围;j)验证样品测试浓度范围;k)测定化学值的标准方法;l)定标模型验证评价(SEP 和 R);m)验证单位;n)验证日期。
本标准规定了茶叶中蔗糖含量的近红外光谱快速测定方法。本标准适用于绿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