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仪器仪表学会 关于学会| 加入学会 | 联系我们
邮箱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行业新闻自动化仪表
行业新闻

吕岳:为中国邮政自动化“圆梦”的人

新华社 2011-12-14

导读:邮政各生产环节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反映了国家科技水平。只有坚持自主创新,努力突破更多核心关键技术,才能摆脱我国邮政自动化设备依赖于国外进口的状况,实现邮政自动化设备制造产业的国产化。

    邮政与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近年来,我国邮政科技人员勇于创新,自主研制了一系列邮政高科技设备,大幅提升了我国邮政科技水平,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海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吕岳是其中一位领军人才。

  突破

  2004年,在海外学有所成的吕岳辞去了新加坡国立大学研究员工作、放弃了新加坡永久居民身份,回到曾经工作过的中国邮政集团公司上海研究院。

  回国后,吕岳正赶上孟加拉国邮电部为引进信函分拣机进行国际招标,多家跨国公司参与竞标,上海研究院是否参与投标内部有不同意见,大多数人认为,中国邮政设备从来没有过出口的成功经验和案例,获胜的可能性很小,吕岳力排众议,说:“我们为什么要自感不如他人呢?我们邮政自动化技术和国际水平相比差距不断缩小,我们一定要走出国门,让打上‘中国制造’的邮政大型自动化设备为其他国家的邮政服务!”

  上海研究院在国际竞争中一举中标,但在设备研制过程中遇到不少难题。首当其冲的是孟加拉文中的数字与阿拉伯数字有差异。孟加拉文使用拼音文字,其字体由古印度普罗米字母演变而来,深奥复杂。

  根据孟加拉国信函的实际情况,吕岳采用了“分拣+识别+标码”技术,将手写的孟加拉文邮政编码“地址块”进行定位和识别,同时采用主成分分析和神经网络分类器等多种方法组合,实现了高性能识别。那段时间,为了攻克一个个难关,日常生活“混乱”的吕岳胃病反复发作,但一到单位他就精神抖擞。经努力,在很短时间内使孟加拉文的识别性能达到实用化程度。

  2006年底,我国出口的信函分拣机在孟加拉国安装使用,实现了中国邮政大型设备出口“零”的突破。

  研制

  由于我国的6位数邮政编码只对应于各地分拣投递局,每个分拣投递局拿到信件后,还要根据邮递员投递信函的实际路线分成若干个“道段”,而按邮政编码分拣的信函分拣机还无法实现“道段分拣”,邮递员花费在“道段分拣”上的时间是其外出投递时间的3倍以上。

  2009年,中国邮政集团公司将研制适合我国国情的新一代多功能信函自动分拣机任务交给上海研究院。吕岳担任了项目组长。经过不懈努力,他提出了“地址库驱动的汉字地址识别”的新方法,将汉字识别技术与地址库信息相融合,在地址库驱动下,实现了信封上汉字地址的高效识别,并依据汉字地址将信函分拣投递到“道段”。

  新一代信函分拣机MPS研制成功,稳定可靠的性能,大大提高了邮政服务质量。

  育才

  吕岳兼任华东师范大学计算机科学技术系主任、教授、博导。他常说:“搞科研最忌闭门造车,要以开放的心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学习汲取国际先进水平,不断查找自身差距,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为充分利用国内外专家和人才资源,进一步提高我国信函分拣系统的核心技术水平,2008年,由吕岳牵头,上海研究院与华东师范大学共同组建了“图像分析与智能系统联合实验室”,面向邮政及现代物流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研究和推广图像分析与智能系统领域的关键技术和核心技术。

  吕岳带领上海研究院和华东师大一批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信封图像的分析和识别领域开展研究,取得一个又一个科研成果。他们参加了2009年国际模式识别学会的ICDAR手写体分割竞赛,获得佳绩。

  “邮政各生产环节的自动化、信息化程度反映了国家科技水平。”吕岳说,“只有坚持自主创新,努力突破更多核心关键技术,才能摆脱我国邮政自动化设备依赖于国外进口的状况,实现邮政自动化设备制造产业的国产化”。

1940 好文章,需要你的鼓励
留言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