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表面凭借对亚波长尺度“超原子”结构几何形态的精细设计,能够在超薄二维平台上实现对电磁波振幅、相位及偏振态的灵活调控,在未来光子系统中展现出巨大的应用潜力。但当前超表面设计仍依赖传…
南京大学物理学院彭茹雯教授和王牧教授研究组在基于超构表面的量子通信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基于单一超构表面实现多种协议量子密钥分发。该研究组通过构造多通道硅超构表面,利用偏振纠缠光…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集成电路学院微米纳米加工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臧法珩副教授团队在纳米制造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以“Narrow-Gap-Integrated Ring Arrays (GRA) as Ultrahigh Field-Enh…
极低轨道(100-250公里)空域作为新兴战略空间,在国防安全、经济建设与科学探索中具有重要战略价值。极低轨飞行器兼具发射成本低、观测分辨率高、通信时延短等显著优势;但其特殊的大气环境特性…
4月30日,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强流重离子加速器装置(HIAF)超导直线加速器10kW@4.5K(2kW@2K)液氦制冷机系统顺利通过专家组性能测试验收。 10kW@4.5K(2kW@2K)液氦制冷机系统为HIAF超…
塑料凭借其低制造成本与高耐用性,在医疗、航空航天、包装等诸多领域占据重要地位。然而,随着塑料的广泛应用,废弃塑料问题日益严峻。目前,全球累计废弃塑料量已飙升至64亿吨,而中国作为全球…
近期,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黄玉萍副研究员团队在低碳电力系统的智能调度与决策领域取得了新进展。 当前,在配电网与微电网的运行主体存在本质差异的情况下,实现碳责任的公平分配…
4月22日,机械学院陈吉红教授、杨建中研究员牵头的“智能决策支持”团队在中国工程院院刊/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计划领军期刊“Engineering”上,发表了题为“Intelligent Fault Diagnosis for CNC T…
具有自主运动能力的微纳米机器人在靶向递药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吸引了研究人员对其运动特性进行研究。然而,如何实现微纳米机器人的自主避障及精准递药是面临的挑战。研究微纳米机器人对环…
近日,红外科学与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胡伟达、陈效双、陆卫研究团队,联合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张凯研究员团队在反铁磁半金属弱局域增强的太赫兹探测取得突破,采用密度泛函理…